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欧盘行情走势分析建议 > 新闻动态 > 小白学针灸 | 《灵龟八法之申脉与后溪》

小白学针灸 | 《灵龟八法之申脉与后溪》

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7:44    点击次数:99

图片

《灵龟八法之申脉与后溪》

▲ 一瀛

申脉与后溪是灵龟八法的最后一组配穴。扎后溪穴时,能感觉到非常强的气感,那一种胀痛扑面而来,尤其是进针得气时,扎针的人经常要嗷嗷叫。我自己就是一个特别怕疼的人,神经比较敏锐,能够捕捉疼痛并且疼痛不自觉被放大。为了训练自己,自我扎针时,我反而会选择气感强的穴位,比如后溪,比如合谷,比如灵骨,比如足三里。有一天当我得知,进针时必须要得气,得气是守神。你知道吗?我一下对疼痛这件事有了前所未有的感动。原来人体设置疼痛这件事,是为了呼唤神回来。中国文化讲“精气神”,那个神也是神的一部分。我们每个人自身都有神护持的。在生活中去观察,如果一个人失了神,是很容易“出事”的,比如磕着碰着摔着撞着,身上青紫青紫的。在我们家,比如吃饭时掉饭,或者不小心摔掉了什么东西,都会提醒“要保持观照”,“要保持觉知”。我就突然想起《心经》里的第一句,“观自在菩萨”,观是一个持续的动词,自在是自己在的,持续地观照到自己在的,自己在的就是心神一直在,没有心猿意马。心是很容易跑出去,贪玩,调皮,所以才设置疼痛来把心神唤回来,针灸居然用得气,不仅唤心神回来,还守住心神。真的,当我明白身体的智慧和慈悲,我对疼痛这件事有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感动。当身体不抗拒疼痛,而是迎接疼痛,疼痛反而变得弱了很多。(这件事我亲证了很多很多次,每一次都有效。)当然我也知道,在施针时,平时多加训练是可以减少疼痛的。要尽可能训练自己的针灸能力使得接受针灸的人疼痛感能少则少。那回到后溪这个穴位,进针时,要什么讲究吗?我找到后溪穴的位置时,并不着急进针,而是用指甲用力一点在后溪穴上掐一掐,气血就过来了,进针时疼痛会减轻,效果也会更好。我前面有篇文章专门写了后溪穴,链接在此:小白学针灸 | 《用后溪穴处理颈背疼的一个小医案》里头讲后溪如何找拷贝到这里来,“微微握拳,找到小指这一侧,在第五个指掌关节的位置,赤白肉际处有个凹陷,后溪穴就在那里了。”

图片

图片

转到申脉上,申脉,“申”地支第九位,对应下午3-5时(膀胱经气血旺盛时段),与时间节律相关。“脉”指阳跷脉,申脉为阳跷脉的起始穴,故名。申脉是阳跷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点,为“调节昼夜、主司运动”的关键枢纽。我们知道膀胱经是人体调节水液代谢,排泄体内废物的关键系统,相当于是把身体产生的垃圾排出,申脉穴是阳跷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点,那么申脉排垃圾能力应该也很强的。申脉穴如何找?

图片

申脉穴在足外侧,外踝尖直下凹陷中。

图片

  取穴方法:外踝尖垂直向下,触及骨缝凹陷处,摸上去有个小洞洞,按压有明显酸胀感。回到灵龟八法的申脉和后溪配伍,这对穴位配伍能干嘛呢?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,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督脉。申脉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,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阳跷脉。督脉主一身之阳,调节脊柱与脑功能。阳跷脉主运动与平衡,调节下肢活动。申脉与后溪配伍,能调和阴阳、疏通上下,擅治头项强痛、腰腿痛、神志病及肢体活动障碍等等。结合灵龟八法里的时辰,在气血流注至督脉与阳跷脉的时段刺激这两个穴位,可协同激发经气,提升疗效。进一步延伸,后溪与申脉分属手足太阳经,通过八脉交会贯通督脉与阳跷脉,既能疏通脊柱、缓解疼痛,又能调节神志、平衡运动。后溪与申脉的配伍集中展示了“上下配穴”“经脉互通”的人体大智慧。治疗内外科杂症,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穴对。回到灵龟八法,我发现其中一个穴位的功能就很强大,再加上配穴,进一步协同增效,使得功能更加强大。再到八个穴位,组合起来,就更更更加强大了。我最初学针灸时,从灵龟八法入手,当知道光灵龟八法就足够强大时,那我就很自然地想与这八个穴位做深度链接,在穴位上,我总有一种感觉,多不如少,少不如精。这就把我从浩瀚的穴位上解放出来。我不再想学越来越多的穴位,越来越多的方法,而是应该有一个“大道至简”的方法,我想朝那里走去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